查看原文
其他

不是30万,是54万!

七七 关哥说险 2023-02-07


大家好,我是七七,这几天有位好朋友让我给她推荐个重疾险。


先简单交代下她的情况:


未婚女青年,几年前买过一份30万保额的多次重疾,目前保障型险种都配齐了,就是嫌重疾保额有点低,「配不上」她现在的身价了。


在我的常年「熏陶」下,她对保险也是颇有心得,很明确地提出了自己的需求:


①要能保障终身的,不想等五六十岁的时候还操心自己的重疾险快过期怎么办;


②要性价比高的,保费低一点保额高一点;


听完她的诉求,我都没犹豫,直接发了 给她,然后给了一张保费测算页面的截图,让她照着买就行👇



这还想啥,就冲第二点,闭眼选它就行,不会错的。




没想到过了一会,她居然给我发了这些话:



我猜她肯定没仔细看上一篇发布的文章,不然也不会有这个质疑了👇



说实话,这也不是我第一次看到类似这种问题了,被问的甚至都有点麻了,搞的我禁不住反思,难道是平时说产品说的太少?为啥大家对它都不太熟的样子。


大部分人对重疾险的认知里,可能都会存在这个误区,所以这里要敲黑板,划重点,再次强调,基本保额≠理赔金额


但如果是因为这个误解,就错过一款相当不错的重疾险,那未免也有些太可惜了,所以我一定要把这个问题给讲清楚。


以投保30万的达尔文7号(基础责任+疾病关爱金)为例👇



简言之,加了「疾病关爱金」后的达尔文7号,60周岁前发生重症,赔付金额是基本保额的1.8倍;60周岁前发生中症,赔付金额是基本保额的0.9倍


表面上只是30万的保额,实际上在60周岁前,拥有的是整整54万的重症保额,这杠杆简直不要太高好嘛。


这也是目前重疾险们的主要进化方向。


曾经大部分的重疾产品的保险责任都是单调的按100%的保额进行赔付的,后来开始迭代进化。


渐渐的,有了前10年额外赠送重疾保额的产品,又有了前15年额外赠送保额的……直到现在的60周岁前都有额外赔付的形态。


这个产品形态妙就妙在抓住了重疾险的精髓——因为赔付的保额更大程度上是用作对收入损失的补偿,而不是治疗费。换言之,它赔付的实际上是人创造价值的能力。


PS:这里的价值仅指对自己家庭的经济贡献。


对于绝大多数的人而言,退休前才是自己赚钱的黄金阶段,如果是在这个年龄段发生重症,造成的经济影响要远远大于退休后的。


所以这种形态的产品能让我们不用花过高的保费成本,就可以在60岁前有一个相对较高的保额,做到保费和保额的双重兼顾。


达尔文7号的优势还不止于此。


比如我给好友推荐的这种买法,表面上看起来只能赔一次重疾,可实际上,达尔文7号在赔付过重症后,轻中症依然有效


而且这是它自带的责任,不需要额外附加。


总而言之就是,这是个非常宝藏的重疾产品,从定价到形态,从产品责任到核保尺度,每个环节都让人忍不住夸赞。


对它还不了解的朋友,建议戳这几篇复习👇


达尔文7号|一个「集大成者」的重疾险

都给我按这个方向「卷」起来

核保规则变的太快就像龙卷风




按照惯例,讲到这时,一定会有人有这样的疑问:那它和守卫者5号哪个好呢?


毕竟咱们号一向比较推荐多次重疾嘛。欲知推荐原因,请戳下方链接👇


重疾,就要买多次赔付

当年买多次重疾的人,已经理赔了


还是那句话,有条件的情况下,尽量配置多次重疾或者多次与单次重疾组合投保。


如果确实不认可多次重疾(这是理念和偏好问题,没有对错之分),或者预算不充足,那就选一份合适的单次重疾。


所以达尔文7号和守卫者5号不存在哪个更好的问题,这两个产品也不是同维度的,没法直接对比。


说句废话,但也是实话:要你觉得好,才是真的好,要你觉得值,才是真的值。产品千千万,最重要的还是匹配需求、符合预期。

更多疑问,可点击 预约顾问。



上一篇:

为什么有的保险可以重复赔,有的不行?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